被称最中国的茶具 紫砂壶玩赏各风流
0 2024-10-21
“2006年-2007年紫砂壶收藏曾有过一波,即使是金融危机,这几年精品紫砂壶行情也一直在高位运行,没怎么掉过价。”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小平日前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目前仍在世的宜兴紫砂壶“工艺大师”全国只有9人,其作品身价都超过10万元,而“高级工艺师”也不多,其作品市价也全都过万元。其他普通工艺师和助理工艺师的作品,卖价从数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往往随着制作者名气提升,身价也稳步上扬。 精品紫砂壶产量有限 精品紫砂壶为何身价如此坚挺?周小平答曰:一是收藏队伍不断扩大,二是精品紫砂壶其实并不多。 收藏紫砂壶门槛不高,几乎人人玩得起。“做紫砂壶讲的是手工,再怎么快一个工匠做一把壶也要花两天时间。一个工艺师充其量一个月最多也就做十来把壶,大师更是一个月只做一两把。”周小平说,正是由于蕴含着“工时价值”,所以精品紫砂壶实际产量有限,名家作品价格不菲往往一问世就被玩家竞相买走。 买“真人真品”能升值 很多人买紫砂壶只看“料”不重“工”,在周小平看来,这样买壶只适合自用,不适合投资收藏。他告诉记者,收藏紫砂壶,除了看用料之外,其工艺及制作者同样重要。 “只要是工艺师的‘真人真品’,绝对有收藏升值的潜力。”周小平告诉记者,这些年他自己买的工艺师作品基本上都升值,原因很简单,随着工艺的增进,原来的“助理工艺师”升格为“工艺师”,“工艺师”升为“高级工艺师”,制作者名气越来越响,同时作品也越做越少,作品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投资精品紫砂壶有点像买股票。周小平给投资者的建议是―――买有潜力的助理工艺师精品。只要选准人,就像买了“潜力股”,不出几年就能大幅升值。周小平拿出2002年花1000元买的一把壶,其制作者短短几年就从助理工艺师升为高级工艺师,这把壶的身价也涨到了上万元。周小平表示,投资者初入门时不必追求名家贵价货,但一定要买“真人真品”,可借此不断提升鉴赏眼光。 “一般收藏者不宜买旧壶。”周小平称,未识“买新”就想“买旧”,正如“未学走路先学跑”,肯定会摔跤。据悉,清代和的紫砂壶,无论砂料、工艺抑或神韵都有其特有风格,目前古玩市场鱼龙混杂,不懂其中门道很容易买到仿古假货。 一味贪便宜可能买到“流嘢” “初涉紫砂壶收藏的投资者,宜三五百元起步。”周小平告诫投资者———千万别贪图便宜。 据悉,眼下紫砂壶市场比较乱,很多用粘土等非紫砂料做的壶,也打着紫砂壶旗号叫卖,充斥市面的低价壶,很多只用了部分紫砂料或用的是劣质料。周小平称,有收藏者专门收集几十元一把的低价壶,后来收了一大堆想卖出去却无人问津,更别说升值。 实际上,目前花三五百元就可以买到用料做工都不错的紫砂壶,关键是要到有信誉的商店去买。 此外,“新手不要碰地摊货”。周小平表示,地摊上的“老壶”99%都是仿品,仿造者甚至会涂上皮鞋油做出古旧效果。“对紫砂没有一定的认识,想到地摊捡漏淘宝纯属异想天开。” ■高手支招 挑靓紫砂壶有窍门 1、细辨“真人真品” 所谓“真人真品”的紫砂壶,其底部均有印章标注制作者名号,并随壶附带制作者本人手书及签名的证书,购买者需留意辨认,如果是买名家贵价品自己心里没底,最好请专家鉴定。 现今不少仿造壶都在壶上假冒某些大师印章,即便工艺再好,在玩家眼中也不值钱。因此花大价钱买大师壶应多方求证辨明真伪。 2、接口处显做工粗细 一提辨别紫砂真伪,很多人就想到敲壶,认为只有发出铿锵金属声的才是真紫砂。周小平却认为,器形、厚薄、温度、泥料不同,敲出来的声音就不同,因此敲壶只能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看外表。 紫砂壶做工是否精细,行家很看重壶嘴与壶身接口以及壶口边沿处理得是否圆润,此外整把壶的协调性和美感也很重要。而一把做工粗糙的壶,几无可能是大师作品。 3、买刻字壶可降低买假风险 周小平喜欢买有刻字的紫砂壶,这样可以降低买到假货或仿造货的可能性,因为壶容易仿字却难仿。 “一般来讲,工艺越复杂,买到假货的可能性越低。”周小平收藏有一个双层镂空的壶,工艺非常复杂精致。他表示,有此工艺几乎可以肯定是真人真品,因为仿造者不会花那么大精力去仿制工艺如此繁复的壶。 ■收藏故事 周小平十几年藏壶过千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小平与紫砂壶结缘时间不短也不长。十几年前有一次到杭州出差,想买纪念品的他到一家紫砂壶厂门市部买了一把大紫砂壶。壶太大,回家泡茶用着不方便,于是他又在广州买了把小壶,发现两把壶泡茶的效果明显不同。周小平感觉其中大有学问,一头钻进去,如今成了专业玩紫砂壶的行家,藏壶过千只,其中不乏名家精品和明清珍品。 “我喜欢‘诗、书、画、印’,小小的紫砂壶正好有齐这四样东西,正对了我的脾胃。”周小平多次到宜兴走访,采矿、做壶、烧制整个链条的各种细节了然于心;为收集旧壶他全国遍寻玩家,甚至专门坐飞机去沈阳收购。 周小平告诉记者,他很幸运,收藏紫砂壶这么多年,还没买到过假货。不过,“即使买到假货也不要紧,这也是收藏过程中的一种历练。”